7月7日(周六) 13:30,由廣東省博物館館長魏峻博士帶來的《探秘“南海Ⅰ號”》主題講座在大連現代博物館四樓B報告廳舉行。
講座開始后,很多觀眾在被告知報告廳內已經沒有空位的情況下,仍在外面排隊等候入場,工作人員為他們搬來了臨時座椅和坐墊,足見講座的火爆程度。
作為親歷者,魏峻館長為觀眾們詳細講述了參與“南海Ⅰ號”整體打撈、發掘的親身經歷,并與觀眾分享了眾多精彩而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與考古趣聞。
魏峻館長首先給觀眾們講述了“南海Ⅰ號”宋代沉船從清理周邊散落文物到吊浮沉箱及拉移進入博物館的整體打撈過程及考古保護,并梳理了中國水下考古在過去30年間的發展歷程、技術創新以及對世界水下考古學理論和實踐發展所做出的獨特貢獻。
歷時兩個半小時的講座一氣呵成,大量第一手資料和精美的出水文物圖片(景德鎮、龍泉窯、德化窯、磁灶窯的大量瓷器和金銀制品)讓在座觀眾大呼過癮,更讓大家對輝煌燦爛的海上絲綢之路與后來居上的中國水下考古有了全新的認識。
講座臨近結束的互動提問環節,觀眾踴躍參與,魏峻館長均予以詳細的解答,現場氣氛熱烈。
講座得到了觀眾們的一致好評?,F場多次響起觀眾們熱烈的掌聲。魏峻館長用他特有的演講方式把專業性極高的水下考古話題講的生動精彩,帶領觀眾們揭開了中國古代沉船的神秘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