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周六) 上午9:40,由佛山市博物館副館長王海娜老師帶來的《屋脊上的愿望——清中晚期嶺南地區建筑陶塑屋脊研究》主題講座在大連博物館四樓B報告廳如期舉行。
王海娜,佛山市博物館副館長,2002年畢業后到市博物館工作,當時佛山市博物館還在佛山祖廟里面辦公。她每天出入祖廟,其三門、前殿、正殿、慶真樓、靈應牌坊等屋頂上的石灣瓦脊,無時無刻不映入眼簾,闖入心扉,自此便鐘情于石灣陶塑的研究。數年來,她曾前往兩廣和港澳等地區進行了大量石灣陶塑屋脊的田野調查,2010年9月至2013年6月期間,在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考古學及博物館學專業學習,并獲得博士學位,讀萬卷書與行萬里路并行,最終結出碩果。
講座上,王海娜老師從陶塑屋脊的生產、銷售、裝飾題材、民俗內涵、保護與傳承等各方面,展開了精彩的講解。現存嶺南地區重要歷史建筑的屋頂上,大量采用陶塑屋脊作為裝飾,實物遺存眾多,類型多樣,題材豐富,地域特征明顯,是研究中國古建筑史的重要資料。據了解,陶塑屋脊主要分布在兩廣、港澳、東南亞等地,時間主要在清中晚期至民國。
為了讓廣大觀眾更好地了解石灣陶塑屋脊,王海娜老師用圖文并茂的方式為觀眾展示了陶塑屋脊文化,進一步加深了大家對嶺南地區建筑陶塑屋脊的了解,增強了大家對嶺南地區傳統建筑裝飾工藝的認知。
這些屋頂上的藝術是那么令人著迷!如果您想進一步了解石灣陶塑,大連博物館正在展出的《石灣是個美陶灣》歡迎您的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