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自拍久久|放荡的婚礼小说|中文成人在线|互换人妻hd高清日本

在線預約 搜索 觀眾留言 問卷調查 中文 | English

《流光溢彩—沈陽故宮博物院藏宮廷琺瑯器展》

時間:2012年07月18日——2012年10月28日   地址:大連博物館

《流光溢彩—沈陽故宮博物院藏宮廷琺瑯器展》

  

清掐絲琺瑯出脊花觚

 

清掐絲琺瑯勾蓮鳳耳大花觚

 

清掐絲琺瑯蟠螭八寶魚總

 

清填琺瑯五供

 

清乾隆款畫琺瑯纏枝花卉萬壽無疆盤

 

清畫琺瑯人物山水屏

 

        琺瑯器俗稱景泰藍,十四世紀,蒙古人侵入歐洲,將此工藝傳入中國,當時稱為“大食窯”,以后又有“拂菻嵌”之名,當時制作和使用比較少。到明代,這種西方的制作技術與中國傳統民族技藝融合在了一起,并有所創新。明代景泰年間琺瑯器大放異彩,在造型、紋飾及各項制作工藝方面都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生產出后世贊譽一時的“景泰藍”制品。
        清代琺瑯器在元、明的基礎上迅速發展,有了巨大的創新。清入關后,海禁漸開,西方教師東來及對外貿易的開拓,引進了新的琺瑯原料,同時也引進了畫琺瑯和填琺瑯等新興的制作工藝。至清代康、雍、乾三朝琺瑯器生產規模巨大,工藝技術精湛,創造了我國琺瑯器制作之最,為我們留下了數量最多的琺瑯珍寶。
        沈陽故宮博物院現藏有清宮琺瑯器約三百件,其中大多數為清代中期所制,這些藏品包括了皇宮殿內的陳設琺瑯器、宮廷御用的宗教琺瑯器、古色古香的仿彝琺瑯器、華貴富麗的內廷實用器和高雅精湛的陳設屏聯器等,其數量之多、品種之全反映了清代宮廷琺瑯器的發展全貌。我們在這里精選了院藏琺瑯器七十余件,都是清宮遺留下來的珍品,在這些精美的琺瑯器上,凝結了那一時期鮮明的文化特點和藝術特征,蘊含了豐富的文化內涵,晶瑩華麗,流光溢彩,廣大觀眾從中可以了解到清代精湛的琺瑯器工藝和高超的先進技術。

訪問人數:717067人    遼寧省大連市沙河口區會展路10號? ? ?大連博物館 版權所有 國家AAAA級旅游景點? ? ?備案號:遼ICP備1800055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