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后,中日簽訂馬關條約,包括旅大地區在內的遼東被割讓,沙俄感到其殖民利益受損,遂與法德兩國一同干涉,迫使日本放棄對中國遼東的占領,史稱“三國干涉還遼”。
日本退出之后,沙俄以“保護”中國免受它國侵略為由,將軍艦駛入旅順和大連灣。1898年,沙俄迫使清廷簽下《旅大租地條約》和《續訂旅大租地條約》,將旅大變成俄國的“租借”地,對旅大地區實行了7年的殖民統治。
1、俄國“租借”旅大
1897年12月14日,沙俄海軍少將魯諾夫率領的俄國艦隊駛入旅順口,并強行停泊在港口內。事實上開始了其在大連為時7年的殖民統治時期。
2、大連商港的建設
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于1899年8月11日發布敕令,宣布準備在大連灣附近興建的商港為自由港,向世界各國開放,免除進出口稅,并在附近建設一座命名為“達里尼”(Дальний,意為遠方)的城市,并依港建市。
3、近代旅大城市的建立
俄國租借旅大前,大連是個叫“青泥洼”的漁村,有20個村落,千余戶居民,屬于自然經濟形態。1899年秋,俄國東清鐵路公司低價強征12個村落、3300公頃土地,役使數萬勞工在青泥洼依港建市。1904年初步建成了達里尼市,同時還改建了旅順市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