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綰金縷玉衣
銅騎獸人物博山爐
透雕雙螭紋玉璧
為貫徹市政府“文化為民,文化惠民”的政策,大連現代博物館、河北省博物院、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聯合主辦的《金縷玉衣—漢代中山國王陵考古揭秘展》將于2015年9月26至12月13日在大連現代博物館展出。
本次展覽以1968年發掘的滿城陵山中山靖王劉勝墓、劉勝妻竇綰墓文物為典型代表,整合1959年、1965年、1973年發現發掘的中山簡王劉焉墓、三盤山漢墓、八角廊中山懷王劉修墓三座中山王陵出土文物共98件組。包括漢代銅器、玉器、金銀器、陶器四個類別,薈萃了漢代中山國的文物菁華,是漢代中山國文明成就的一次集中展示。
展覽共分四個單元,一單元《生活藝術》,展示王陵出土的生活實用器,包括銅器、陶器兩大類別,其中劉勝墓出土的錯金銀鳥篆文銅壺最為精美,為國寶級文物,該壺周身用纖細的金銀絲鑲嵌出鳥篆文字和動物紋帶,似書似畫,靈動絢麗。銅燈、銅博山爐、銅熨斗等是漢代銅器的新器類,展覽中都有體現。漢代銅器類別的豐富,表名先秦時期的銅器已經由廟堂重器普及為生活實用器。陶器方面,最為典型的是仿漆器彩陶,竇綰墓出土的大量仿漆器彩陶盆、壺、盤等,造型規整,紋飾華麗繁縟,體現了漢人的審美情趣。
二單元《金輝玉潔》,展示了王陵出土的金銀器、玉器。金銀器有馬蹄金、麟趾金、金餅等王室貴族饋贈用貴金屬,也有武帝貨幣改革后鑄行,700多年來沿用的漢五銖錢。漢代玉器陳列內容豐富、種類齊全,有禮制用玉、陳設用玉、裝飾用玉、生活用玉,還有多種專門用于斂葬的喪葬玉器,這些玉器造型奇特、玲瓏剔透、靈動飛揚。
第三單元《事死如生》,以竇綰金縷玉衣為展示中心。竇綰金縷玉衣長1.72米,以700克金絲連綴2160片玉片而成,玉衣內還包含玉九竅塞、玉璧、玉握,體現了漢人“事死如生、事亡如存”的生死觀。竇綰金縷玉衣與劉勝金縷玉衣是我國最早發現保存完整的金縷玉衣,是罕見的國寶級文物。
第四單元《轔轔車馬》,展示了漢王陵出土的兵器、車器、馬具。兵器包括貴重的玉劍具、漢代長兵器、短兵器、遠射兵器弩等。車馬隨葬是中山王陵葬制葬俗的重要內容,僅滿城漢墓就隨葬實用車10輛,馬29匹。這些隨葬車馬出土時木構件已經朽爛,僅剩鎏金銀、嵌珠寶的華麗車馬具,體現了中山王生前的奢華生活和優雅典致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