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首個兒童專題展,我們從兒童的視角出發推介文物,讓孩子們真正地走進了文物的世界。截至目前,“文物動物園”兒童專題展的參觀人數已超過了30萬人次,其中未成年人數超過2萬人次。
展覽根據動物不同的棲息地,分為陸地、水中、天空及家園四個單元,并特別設置了第五單元——織繡世界。與以往厚重的文物展覽不同的是,本次展覽首次采用明快、亮麗的黃色和綠色為主基調,根據文物的造型設計出的眾多文物卡通形象分布在展廳的各個角落,而館藏清末民初織繡品上面的動物則組成了一組組吉祥寓意紋飾,為觀眾呈現了一個生機盎然的動物世界。
整個展覽從兒童的視角來詮釋動物造型及紋飾的文物,旨在引導兒童去探索、感知人類與動物、自然的復雜關系,鼓勵兒童組建動物與自己的關聯意義,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和藝術創造力。
展覽所開發的10余項互動體驗項目充滿童趣。舉辦的99場社教活動讓千余名孩子在閱讀、手作中體驗到了觀展的樂趣。展覽還特別設置了“尋找十二生肖”的活動,小朋友可以在瀏覽游玩的同時尋找代表中國悠久民俗文化的生肖符號。
展廳中還設置了留言區、蓋印區和合影區等互動區域。單獨開辟的閱讀區還為兒童準備了閱讀冊,文物說明牌中的問題在閱讀冊中都可以找到答案。除此之外,孩子們還可以在手影區進行手影互動活動,讓孩子們能在休閑玩樂中觀賞整個展覽。同時,我們還把知識閱讀冊以微信的形式推送給各位觀眾。
“這里真可愛,我很喜歡。”“博物館很有趣,我今年5歲!”“超可愛!超浪漫!這里非常好玩!樹上留言很多,真漂亮!”……這樣的留言貼滿了展覽的留言樹。展覽還吸引了來自北京、新疆、西藏、山東、河南等地的10個游學團隊的近千名孩子前來參觀。
展覽期間,我們還特別邀請了來自廣東省博物館的專家為我們帶來了兩場精彩的講座,每場都座無虛席。
從今年年初陜西周秦漢唐文物精華展開始制作兒童說明牌起,我們就一直在不斷嘗試,如何讓孩子們能更加親近博物館,親近文物。
兒童專題展的題材并不好找,但這次的嘗試無疑是成功的,本次展覽是我們送給孩子們的禮物。我們也會繼續關注孩子們的需求,組織相應的活動,讓孩子們更多地走進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