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不破的邊防線,割不斷的國土情,摧不垮的軍墾魂,難不倒的兵團人。
這是一支特殊的戍邊隊伍,他們不列入軍隊編制、不拿軍餉、不穿軍裝、不要國家和人民負擔;他們是開發建設新疆、維護民族團結的中堅力量;他們是保持新疆社會穩定和鞏固邊防的中流砥柱。
他們,就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影像兵團——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影像作品巡展
2019.4.16——2019.5.16
大連博物館一樓展廳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由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軍墾博物館主辦,大連博物館協辦,大連援疆工作隊統籌的“影像兵團——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影像作品巡展”今日在大連博物館正式開展。該展覽是國家藝術基金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在大連博物館一樓展廳展出,展期為2019年4月16日至5月16日。
展覽開幕
今日上午10:00,“影像兵團——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影像作品巡展”開幕式在大連博物館舉行。
▲八師石河子市政府黨組副書記、副市長薛瑞致辭
▲大連市政府副秘書長王麗英致辭
受邀參加開幕式的既有機關干部,也有志愿者和社區群眾,還有曾經支援過新疆建設的援疆干部人才及其家屬等200余人。
展覽內容
本次巡展由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原創,共精選了572張照片,將新疆生產建設兵團60多年的歷史提煉為戰略決策、長期建疆、團結穩疆、展望未來4個部分,全方位展現了兵團“生在井岡山、長在南泥灣、轉戰千萬里、屯墾在天山”的光輝歷程,展現了兵團人櫛風沐雨、扎根邊疆、艱苦奮斗,忠實履行黨和國家賦予的屯墾戍邊光榮使命的時代擔當,生動展示了黨中央和全國人民對兵團事業的高度重視和巨大支持,體現了兵團正在圍繞新疆工作總目標發揮著“安邊固疆的穩定器、凝聚各族群眾的大熔爐、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示范區”的三大功能,體現了兵團在“壯大兵團綜合實力、提高維穩戍邊能力、促進兵地融合發展、全面深化兵團改革、建設高素質兵團隊伍”新征程上體現的新擔當、創造的新業績。
其中,展望未來部分內容以“遼疆情——大連篇章”為題濃情展現了遼寧作為對口援疆省份、大連作為對口援建城市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無私援助,表達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對遼寧省、對大連市的深深謝意。
這次巡展,承載著對口援建的深情,從祖國的西北來到了祖國的東北。大連干部群眾格外珍惜這次可遇不可求的難得機會,主動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和軍墾文化熏陶,把學習兵團精神與弘揚新時代遼寧精神結合起來,重溫兵團老一輩的光輝事跡,感知當前兵團工作取得的工作業績,充分感知對口援建、兩地之間守望相助的真情實感,形成強大的正能量。
講座預告
65年來,兵團人用自己的青春、熱血和生命,凝成了“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艱苦創業,開拓進取”的兵團精神,成為兵團事業不斷發展的強大動力和永久珍惜、世代相傳的精神財富。
為配合本次展覽,我們特別邀請到了來自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的張紅彥女士,為大連市民帶來題為《影像兵團—用影像記錄兵團》的講座,為您講述影像背后的故事。
講座簡介
講座精選了30張影像作品,真實地記錄了與共和國同齡的新中國屯墾戍邊史。這些影像作品是珍貴的歷史文物,是一筆寶貴的歷史財富,它們比文字更有穿透力,更容易真實的還原歷史。它們是墾荒者的真實記錄,是大漠兒女的真實寫照,是兵團軍墾事業的濃縮見證。這些經典的畫面,鐫刻著瞬間的永恒,帶著不可阻擋的力量,跨越時空、地域、文化,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
主講人簡介
張紅彥
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
業務科科長
研究館員
講座信息
講座時間:4月20日(周六)10:00
講座人數:250人
講座地點:大連博物館四樓報告廳
報名方式:掃描二維碼進入報名頁面或點擊下方“閱讀原文”,網上預約后憑報名信息入場,不接受其他形式的報名。多人報名請分別填寫信息,不支持多人預約。
長按識別該二維碼即可進入報名頁面
↓↓↓
注意事項
1.本次講座需提前預約,欲參加講座的觀眾請根據提供的預約方式進行預約、講座當天憑報名信息入場。
2.請預約成功的觀眾講座當天至少提前15分鐘到場,遲到的觀眾我們無法為您保證現場席位。
3.本次活動最終解釋權歸大連博物館所有。如您遇到問題可撥打大連博物館一樓服務臺電話:0411-84801052(周二至周日9:00-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