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大連市公共文化服務中心主辦,大連博物館、福州市博物館承辦的“海絲遺珍——‘碗礁一號’沉船及平潭水域出水瓷器展”將于2019年4月20日至6月16日在大連博物館四樓B專題展廳展出。
中華文化淵源豐厚,陶瓷美名遠播寰宇。
景德鎮作為中國陶瓷制造業集大成者,其悠久的制瓷歷史,精湛的制瓷技藝享譽中外。
早在宋元時期,景德鎮瓷器就遠銷海外,明清時期達到鼎盛。時過境遷,當時遠銷海外的景德鎮瓷器至今已成為中外博物館主要的陳列品和收藏界追捧的對象,這些藏于博物館和收藏家手中精美的 景德鎮瓷器無疑是幸運的。然而浩瀚的大洋,幽深的海底中還有多少不為人知的瑰寶,使多少人魂牽夢繞。福州平潭“碗礁一號”沉船出水瓷器,為我們揭開了一段塵封的故事。
福州平潭水下沉船遺址位于福州市平潭縣嶼頭鄉北側五州群礁的中心——碗礁附近。沉船發現于2005年,同年中國水下文物考古隊對該遺址進行了發掘,在海底沉船中發現了大量風格類似于清康熙年代的青花瓷器,由此推斷“碗礁一號”沉船的沉沒年代約在清康熙中期,即17世紀末或18世紀初。考古隊歷時三個多月,完成了沉船遺址及周邊范圍水下發掘清理工作,共發掘出水文物17000余件。
本次展覽共展出“碗礁一號”沉船及平潭水域出水瓷器65件,器形涵蓋盤、罐、碗、杯、瓶等。從這些瓷器的造型、紋飾、胎釉等,我們能一睹景德鎮制瓷業的風采。同時,也希望通過這次展覽能給觀眾帶來美的享受,同我們的制瓷先輩進行心靈的溝通。
碗礁水域出水的文物具有相當高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藝術價值。它的發現對于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研究以及古代造船史、古陶瓷史等相關學科的研究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