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是中國古代先民最偉大的發明。獨特的燒造技術和高超的美學設計曾經風靡世界。古代中國瓷器外銷始于唐宋,興于明,極盛于清。15至18世紀,大量的中國瓷器漂洋過海,遠銷五大洲,形成了一條世界性的商品流通、人員往來、文化交流之路——瓷器之路。
16世紀開始,在全球地理大發現的歷史背景下,明清的青花瓷批量運抵西方,揭開了歐洲人仿造中國瓷器的序幕。歐洲王室對來自于東方的青花瓷器“為愛癡狂”,在巨大的經濟利益的驅動下,葡、意、法、英等王室紛紛開始探究中國硬質瓷的奧秘。
1709年,歐洲第一塊硬質瓷終于在易北河畔的德累斯頓被研發成功。隨后梅森瓷廠成立,從而開啟了歐洲瓷都的崛起之路。
本次展覽由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大連市公共文化服務中心、廣州博物館、江西省博物館、鄭州博物館5家單位主辦,德國杜塞爾多夫黑提恩斯-德國陶瓷博物館、德國梅森瓷器博物館、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福建博物院、大連文物總店協辦,得到了大連海關與上海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的大力支持。
大連博物館是此次展覽巡展第二站的承辦單位。
展覽的主題是通過對來自景德鎮與梅森兩地精品瓷器的展示,來再現15至18世紀東西方文明碰撞與交融的精彩華章。展覽內容包括“中國瓷器的傳播”“歐洲的瓷器熱”“歐洲瓷器的產生及影響”“ 兩個瓷都的碰撞:文化的交流互鑒”四個部分,以此再現古代中國青花瓷所具有的非同尋常的歷史與藝術價值。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實現全球化的時間和空間里,青花瓷成為東、西方文明交流的最為重要的物質載體,是聯接中國與世界的藍白紐帶,凝結著西方對古老東方的全部憧憬與渴望。
在結束上海市歷史博物館的首站展出后,136件曾經見證東西方文明相遇、碰撞、融合的精美瓷器即將亮相大連博物館,向大連市民娓娓講述一段關于“白色金子”的歲月傳奇。屆時,大連市民將看到明清時期景德鎮出品的青花瓷器如何一步步進入歐洲人的生活,又如何讓整個歐洲為之瘋狂。共同見證在15至18世紀的三百年間,青花瓷器是如何成為當之無愧的引領世界潮流的“中國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