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多角度、全方位的展示
“白色金子 東西瓷都——從景德鎮到梅森瓷器大展”
我們特別策劃并推出了專題欄目
“大博之聲”
本系列欄目的第二期
將由大博講解員為您介紹
克拉克瓷、訂制瓷、徽章瓷器
Part.1
克拉克瓷
克拉克瓷器的由來
1603年2月,荷蘭人在馬六甲海峽劫獲了從中國駛向印度的葡萄牙船只“圣卡塔琳娜”號。經雙方激戰,船貨只剩一半,但這些被稱作“克拉克”的中國瓷器在阿姆斯特丹拍賣了350萬荷蘭盾,約合35000公斤白銀。當時一個勞動者一年的收入是250個荷蘭盾,阿姆斯特丹一幢上好的房子要價5000,一艘克拉克大商船造價10萬。這次拍賣,足以在城內最高級地段買下750幢房子,或打造一支35艘的超級艦隊。成立于1602年的荷蘭東印度公司(VOC)總資金不到650萬荷蘭盾,打劫了一支葡萄牙商船,就為公司帶進了54%的股價總值。此后,VOC開始在中國購買瓷器。西方的瓷器熱,由此揭開序幕。
青花八開光蛙紋盤,江西省博物館藏
明(1368-1644)
高5.8厘米,口徑36.5厘米,底徑19厘米
里斯本桑托斯宮錐形天花板
訂制瓷
青花花卉紋八角盤,江西省博物館藏清(1644-1911)
高2厘米,口徑22.5厘米,底徑12厘米?
青花仕女盤,江西省博物館藏?清乾隆(1736-1795)
高4厘米,口徑34厘米,足徑11厘米
廣彩描金徽章八角形盤,廣州博物館藏清乾隆(1736-1795)
高2.5厘米,口徑23厘米,足徑12.5厘米
廣彩徽章折枝花卉紋咖啡壺,廣州博物館藏
清乾隆(1736-1795)
通高17.5厘米,口徑6.1厘米,足徑9.2厘米
還想了解更多關于瓷器的故事?我們下期再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