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多角度、全方位的展示
“白色金子 東西瓷都——從景德鎮到梅森瓷器大展”
我們特別策劃并推出了專題欄目
“大博之聲”
本系列欄目的第三期
纏枝蓮紋
纏枝蓮紋是中華民族傳統吉祥紋樣之一,興起于宋,流行于元明清。此碗外壁以纏枝蓮紋為主題圖案,輔以蕉葉紋、卷草紋、回紋,構圖清晰,紋飾疏朗。此纏枝蓮紋飾屬西亞番蓮紋,具有濃郁的伊斯蘭風格。
青花纏枝花紋碗,江西省博物館藏明永樂(1403-1424)
高31.7厘米,口徑5.5厘米,底徑12.2厘米
伊萬里瓷器
1659年以后,荷蘭東印度公司正式開始出口伊萬里瓷器,最初被用作景德鎮瓷器的替代品。瓷器中部描繪著盛滿鮮花的花盆或花瓶,這是當時受歡迎的出口主題。底部有5個福字(四角內有“福”字)和支釘痕。
青花芙蓉手花盆紋盤,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藏
1660-1670年代 日本有田窯
高8.3厘米,直徑39.5厘米
剃須盤
剃須盤在17~18世紀的歐洲理發店是用來剃胡子的。上部有兩個小孔,用來穿掛墻上用(或者掛在頸上用)的繩子。這樣的高級瓷質剃須盤與其說是實用器皿,不如說是專門作為裝飾盤被訂購。
五彩徽章髭盆,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藏
1700-1750, 景德鎮生產
高8厘米,直徑26.7厘米
還想了解更多關于瓷器的故事?
還想了解更多關于瓷器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