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龍抬頭,新一年的勞作由此開始。為助力疫情期間線上展覽交流,中國文物報聯合大連博物館和國內28家兄弟博物館、騰訊博物官,推出和,共同展出48件生肖文物。觀眾足不出戶,通過手機的線上展覽入口即可欣賞眾多生肖文物。
本次線上展覽的文物都與十二生肖有關,使用文物帶出傳統生肖的文化內涵與知識普及,并為每個生肖文物賦予生命力(如鼠聰慧、虎霸氣、龍活力等),并與線上網友用戶發生關聯,每個人都蘊藏著的非凡的「生肖之力」。通過網友用戶匹配的生肖文物的正能量內容,并與好友的玩法關聯,一起為2020破局。
受到疫情影響,各地博物館不得不相繼閉館,參觀線上博物館成為大多數用戶的選擇。盡管將實體的文物以數字化的形式展出已實現跨越時空限制,但我國文化歷史悠久、文物遍及范圍廣泛,同一類型或同一時期的文物可能分布在不同的數字博物館內。文博愛好者如果想一覽眾多文物風采,仍需要在各平臺不斷切換。
針對這一現狀,中國文物報聯合我館與國內28家兄弟博物館一起,將來自不同區域、不同博物館的文物匯集到騰訊博物官平臺上,集中展示生肖的個性內涵、屬該生肖的歷史名人、贊美生肖的著名詩句文章,為廣大網友正式推出首個跨館生肖文物“云”展覽。
相較于傳統線下跨館展覽,線上跨館展覽有效規避了文物搬運困難、文物借還手續繁瑣、運輸過程中損壞的風險。通過線上的騰訊博物官開放平臺,跨館展覽的投入成本低,備展效率高。此次“十二生肖線上展”解決了多博物館合作的諸多難題,開拓了博物館展覽的新模式,大大拓寬了展覽的受眾群體,是博物館多元化辦展的重要舉措,是“讓文物活起來”精神的具體體現。
此次我館參與展出的文物是民國時期的松鼠葡萄紋枕頂,該文物為遼南地區民間繡品,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樸實粗獷的民間特點,“松鼠葡萄”寓意“多子”“豐收”“富貴”,表達了織繡者對于家人單純美好的祝福之情。
除了我館展出的松鼠葡萄紋枕頂,線上展出文物還來自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甘肅省博物館、廣東省博物館、廣漢三星堆博物館等國家一級、二級博物館單位。文物誕生時間跨越新石器時代到近代民國時期,如此齊全的十二生肖文物線上展覽難得一見。
除了我館展出的松鼠葡萄紋枕頂,線上展出文物還來自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甘肅省博物館、廣東省博物館、廣漢三星堆博物館等國家一級、二級博物館單位。文物誕生時間跨越新石器時代到近代民國時期,如此齊全的十二生肖文物線上展覽難得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