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海軍魚雷分廠教習與學生
光緒十六年(1890年)旅順軍港和船塢修工程告竣,同時從美、英、德諸國購置數十艘新式鐵甲、巡洋艦等,以裝備北洋水師。為培養人才,光緒十六年起,北洋海軍在旅順相繼建立魚雷駕駛學堂、水雷營學堂、管輪學堂3所海軍學校。
又名北洋旅順口魚雷學堂。建于光緒十六年(1890年)。堂址位于旅順口西港黑瞎溝。該學堂“挑取各省良家子弟”,“調取各營中穎異少年”入學。聘請德國人任教練官。設天文、海道、幾何、代數、平弧、三角重學、微積、駕駛、御風、測量、魚雷演放、攻戰之法等科目。學員結業后,均派往北洋海軍服役。成績優異者候補千總,次者候補把總。
又名旅順水雷炮兵學堂。堂址位于旅順口港內老虎尾。于光緒十六年(1890年)前后創建。學員學習水雷技藝,經考試成績及格者,再派到練習艦上實際操練。學科與術科全部合格者,派充北洋海軍服役 。
堂址位于旅順口東港內。設置科目有算學、幾何、三角、代數、重學、物理、汽班、行船、汽機、機器畫法、機器實藝、修定魚雷等。“諸藝習畢,則派登練船周覽山海形勢,沙礁風濤,更番巡歷,以練膽識”。
旅順魚雷營倉庫
光緒二十年(1894年),按《北洋海軍章程》規定,李鴻章等人第二次校閱北洋海軍期間,派記名海關道羅豐祿、潘志俊、張士珩等分別考察上述3所學校,“發策考問,條對詳明,面試技藝,并臻精密,足備水陸將弁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