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自拍久久|放荡的婚礼小说|中文成人在线|互换人妻hd高清日本

在線預約 搜索 觀眾留言 問卷調查 中文 | English

展覽解讀丨中日“伊萬里之爭”,看誰主沉浮

時間:2020年10月22日     閱讀次數:5340

300年前的角逐—“中國伊萬里”VS日本“伊萬里”江戶時代從伊萬里港出口的有田燒被稱作伊萬里燒,伊萬里瓷器在歐洲也享有盛譽。


2020年9月27日

瓷路相逢——

清代外銷瓷上的

中國情調與西方藝術”

在大連博物館開展

看東西方審美藝術與

中國制瓷工藝結合的完美結合

呈現18、19世紀中西方文化的

交流與碰撞



主辦單位

大連市公共文化服務中心

廣州博物館


承辦單位

大連博物館


17—18世紀是東西方瓷器貿易的繁榮時代。中國作為最重要的制瓷國,是當時東西方瓷器貿易中當之無愧的主角。而這一時期,日本隨著瓷業的崛起,也加入到了外銷歐洲的行列中,與中國形成競爭,其中的典型案例就是“伊萬里”與“中國伊萬里”之爭。


01、抓住機遇 日本伊萬里瓷遠航

“伊萬里瓷”指17-18世紀日本受中國景德鎮陶瓷風格影響所生產的瓷器,因其從日本伊萬里港裝船外銷而得名。


圖|正在給瓷器上色的女子


日本的瓷器制作始于1610年,雖出現晚,但在朝鮮陶工的幫助、政府的支持、中國制瓷技術的影響下,很快便走向成熟。而此時中國正值明清更替、社會動蕩的年代,制瓷業衰落。海禁令的頒布更是令瓷器外銷停滯,荷蘭東印度公司轉而向日本尋求瓷器商品,抓住這一機遇的日本在這樣的形勢下,日本的制瓷業一躍而起。


圖|五彩描金戰將圖盤

18世紀晚期-19世紀前期日本有田地區生產


日本伊萬里瓷器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種是:柿右衛門風格瓷器與金襕手風格瓷器。


柿右衛門風格

“柿右衛門”風格的五彩花鳥紋盤


柿右衛門風格伊萬里瓷器出自柿右衛門窯,由酒井田柿右衛門家族創燒。其典型風格流行于1670-1690年左右,特征是在略帶乳白色的白胎上施紅、綠、青、黃、紫等色,筆鋒纖細。


金襕手風格

“金襕手”風格的青花礬紅彩折扇花卉紋將軍罐


金襕手風格是1690年后的風格,其特征是釉下青花與釉上彩結合裝飾,再施繪金彩,以大蓋罐等器形為主。


從取材于中國青花瓷的布局圖案,到充滿和風色彩的“柿右衛門”瓷器,再到融入日本和式審美和歐洲洛可可藝術風格的“金襕手”瓷器,日本伊萬里瓷在用色、構圖、題材等方面迎合著歐洲市場,同時并未放棄自身文化和民族特質,反而讓伊萬里瓷更顯得個性鮮明,在清雅與熱烈之間巧妙尋得平衡,風靡歐洲各國。



02、升級伊萬里 景德鎮再奪市場

清康熙青花礬紅描金山水紋蚌殼形三足洗手盆


康熙二十三年,國內局勢安定下來,海禁政策解除。各國的商船重新匯集于港口,原本凋敝的窯爐復又燃起窯火,但海外市場發生的新變化卻令景德鎮的陶工們倍感驚訝。在景德鎮瓷業中斷的短短幾十年中,隔海相望的日本憑借華美的五彩瓷器,已成為了歐洲市場最大的瓷器出口地。為了奪回市場,景德鎮很快開始借鑒日本“古伊萬里”風格,燒造“中國伊萬里”瓷。


清康熙青花礬紅蓮花紋盤


由于清政府對瓷器燒造的直接支持,景德鎮瓷器燒造技術進一步提高,制瓷業空前繁榮。充足的原材料、高度成熟的制瓷技術,以及龐大的生產規模,使“中國伊萬里”瓷物美價廉,具備了充分的競爭優勢。


景德鎮自18世紀初開始生產“中國伊萬里”瓷,至1715~1735 年進入全盛時期。而日本伊萬里瓷在競爭壓力下逐步減產,在持續外銷了約100年后,于18世紀中期退出了歐洲市場。


“日本伊萬里”與“中國伊萬里”的區別


“中國伊萬里”瓷中生產數量最多的是仿“金襕手”風格瓷器。從工藝角度看,“中國伊萬里”瓷的胎體更加輕薄,制瓷技術更加成熟,日本伊萬里瓷圈足底部多有為防止盤底燒塌留下的支釘痕跡。


圖|清乾隆青花

礬紅描金花卉紋碗鑲銅鎏金獎杯形擺件


從風格角度看,“中國伊萬里”瓷主要借鑒了“金襕手”裝飾模式,但在呈色、構圖等方面又與日本伊萬里瓷有所區別。


在顏色上,與日本伊萬里瓷青花發色濃重深沉不同,中國伊萬里青花發色更為鮮亮純凈。在色彩比例上,中國伊萬里瓷雖有意識鋪滿紋飾,但仍以白瓷作地,以青花、礬紅勾繪紋樣,相對淡雅,而日本伊萬里瓷留白少,慣以青花、礬紅彩作地,形成有堆積感的色塊,給人以濃艷之感。


圖|清康熙景德鎮窯青花礬紅彩描金花卉紋扇形盤


在構圖上,雖均為通體裝飾,但“中國伊萬里”喜采用對稱方式布局紋樣,以盤心主紋飾與幾組邊飾結合為主,形成完整圓滿的視覺效果。而日本伊萬里構圖更滿,除盤心主紋飾與邊飾結合的形式,也喜采用分割式構圖,常見各種幾何或不規則形狀的開光裝飾。


在紋飾題材上,因二者相互借鑒而多有交叉重疊,可見相似的花卉紋、山水紋,但更多是取自各自的傳統紋樣。


清雍正礬紅描金金蟾銜芝圖碟

清康熙景德鎮窯青花礬紅彩描金徽章紋盤


在不斷鉆研“中國伊萬里”瓷技藝的時候,中國工匠求新求變,還不忘研發新品。至此,中日伊萬里瓷的決戰已經到了賽點,決勝一擊來自于景德鎮繼“中國伊萬里”瓷后的新品——粉彩。


景德鎮以更加嫻熟地掌握了西洋繪畫技巧,更具歐洲市場潛力的粉彩瓷閃亮登場。


清雍正粉彩雉雞牡丹紋盤


清麗的“柿右衛門”風格,富麗華美的“金襕手”瓷器,以及將青花礬紅描金裝飾手法發揮到極致的“中國伊萬里”,串聯其中,日伊萬里瓷此消彼長的百年興衰,見證著17、18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中西技術與文化交流融合。


★投票★

博學的大博粉絲們,請問您感覺上面這款伊萬里瓷文物是中國制造還是來自日本的技藝呢?歡迎大家參與投票,暢所欲言,答案將在下期“瓷路相逢——清代外銷瓷上的中國情調與西方藝術”的展覽解讀中公布,歡迎大家評論留言。



如今,中日瓷業工匠之間長達百年的“伊萬里之戰”已是落滿塵埃的過往。日本工匠作為挑戰者,在短短數十年間崛起,甚至讓鼻祖轉而向自己學習。而中國工匠在發現危機時,不驕不躁,潛心研究對手,不僅要模仿,更要超越,不僅要超越,更要創新。正是這種不斷追求卓越的匠人精神,將清代瓷器的藝術魅力拔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關于“瓷路相逢—清代外銷瓷上的中國情調與西方藝術”展覽的部分內容,本期就介紹到這里。想知道更多可以關注“大連博物館”公眾號,也歡迎大家來到大連博物館現場參觀。


訪問人數:720827人    遼寧省大連市沙河口區會展路10號? ? ?大連博物館 版權所有 國家AAAA級旅游景點? ? ?備案號:遼ICP備1800055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