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的吟唱——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館藏花鳥畫藝術展
為期三個多月的展覽已經落下帷幕,在金秋時分,大連博物館為濱城觀眾提供了一處寄情山水、欣賞自然的獨特去處。
在中國花鳥畫中,以動物和植物作為主要的繪畫對象。畫者把自身當時的情感狀態與心情心態都融入到花鳥畫中,并借以此形式來表達自己寓于畫中的意境,將不同心境的觀者帶入到其構建的畫作意境之中去。
在明清時期,花鳥畫的傳承得到了極大的發展,既傳承了宋代的繪畫技法,又融入了自己對于花鳥繪畫的獨特創造。形成了當時花鳥畫的獨特審美觀念。
明清寫意花鳥畫筆下的奇花異草、飛禽魚蟲均自然生動。明清大寫意花鳥畫家所描繪的自然生命集中在一片無邊的虛白上,其所描繪的一花一鳥、一樹一石,在逸筆撇脫中表達著微茫慘淡的意趣,蘊含著無限的深意,無邊的深情。明清至近現代時期,眾多女畫家也在畫壇嶄露頭角,女子特有的精細柔美也在畫作的一點一墨中彰顯,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
中國花鳥畫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一脈相承, 它浸透了深厚的人文精神,通過對自然的描摹,傳達一種境界和詩意,表現著作者的審美理想和審美趣味,是畫家心靈的依托,情感的再現。
明清花鳥畫的發展與變革在繪畫史上寫下了極為重要的一筆,為花鳥畫注入了更多文人畫的意味,將大寫意水墨畫技藝和強烈的色彩相結合,形成雅俗共賞的新風貌,對后世影響深遠。
溫馨提示
大連博物館目前僅接受線上預約參觀。所有觀眾(含兒童)需提前通過大連博物館微信公眾平臺進行線上分時段預約。按照疫情防控有關要求,請在預約時間內到館,排隊和參觀時請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離;入館需出示“國務院客戶端疫情防控行程卡”和“遼事通健康碼”。行程卡及健康碼顯示為綠色、體溫不超過37.3℃的觀眾方可入館參觀。“國務院客戶端疫情防控行程卡”顯示14日內到過疫情防控重點關注地區且無法提供48小時內有效的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證明的,或“遼事通健康碼”為黃碼或紅碼,不可入館;參觀全程請正確佩戴口罩,請勿在館內聚集、飲食;入館參觀實行限流、錯時,請合理安排行程,提前做好預約;當人員密度較大時,將采取分流措施,請配合工作人員做好現場限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