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上百萬年前,虎就同中華先民生存在一起。因其特有的王者風范、華麗美感和不怒自威的震懾力,虎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自古被視為象征勇氣、力量的瑞獸,也是扶正鎮邪的保護神。
千百年來,國人素仰虎的勇猛、威儀,崇虎、尊虎,將虎列入“十二生肖”,并將虎的形象傾注于服裝服飾、建筑裝飾、飲食器具、文物藝術品等諸多生活元素之中,用以寄托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主辦單位:中國文物報社聯合大連博物館及50家文博機構
虎年新春,中國文物報社聯合大連博物館及各地近50家文博機構,眾籌數百幅與虎相關的文物、標本、藝術品圖片,集結成“虎虎生福——新春生肖文物(圖片)聯展”來到大連博物館。期盼全國人民虎年行虎運,如虎添翼,虎虎生福。祈愿偉大祖國虎歲盈虎力、展虎勇,虎嘯風生,龍騰云起!
虎屬貓科家族。該家族是食肉目中適應性最強、分布最廣的一支,起源于大約1100萬年前的中新世晚期。目前已知最早的虎化石是由中國科學家在甘肅發現的龍擔虎,生存于約250萬年前的更新世初期,許多科學家也據此推測老虎起源于中國。
虎的分布區域曾經涵蓋了熱帶、亞熱帶、溫帶、寒溫帶等不同氣候帶。今天,虎的輻射中心大約在中國及周邊國家和地區。虎是典型的山地林棲動物,在南方的熱帶雨林、常綠闊葉林,以至北方的落葉闊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都能很好地生活。
虎常單獨活動,無固定巢穴,多于黃昏至夜間在山林間游蕩尋食,白天潛伏休息。虎最精良的攻擊武器就是粗壯的牙齒和可伸縮的利爪,捕食時異常兇猛,迅速而果斷,在亞洲地區沒有天敵,是絕對的“百獸之王”。
虎是由遠古時期食肉類進化而來。在第三紀早期,類似貓科的食肉類就已相當發達,但是經過第四紀末的大滅絕后,貓科中只有貓亞科幸存下來,分化成貓族和豹族兩大類群而延續至21世紀。現今的虎,就是豹族成員之一。
劍齒虎類生活在大約1100萬年到1萬年前,它們的體型有大有小,共同特征是上犬齒都特別長,大的牙齒有120毫米左右,閉著嘴時,有些種類的上犬齒會露出來。劍齒虎曾生活在歐亞大陸、非洲和美洲大陸,在中國也有大量化石出土。它們屬于貓科中的一個古老分支“劍齒虎亞科”,與“豹亞科”的虎、獅、豹等現代大貓只能算遠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