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屆(2009-2010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評選揭曉
25個陳列展覽項目榮獲中國博物館界最高榮譽
--------------------------------------------------------------------------
本報訊 記者李讓報道 國家文物局主辦,中國文物報社、中國博物館協會承辦的第九屆(2009-2010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評選終評會暨頒獎儀式于5月16日至18日在今年“5.18國際博物館日”主場城市沈陽舉行。進入終評的25個項目單位,經過精心準備,向終評會作了精彩的多媒體演示匯報。由宋新潮、丘剛、劉加量、李零、李蓉蓉、李錦韜、李黔濱、陳文青、林志華、周士琦、相瑞花、段勇、黃春雨、郭俊英、解冰15位同志組成的終評評委會,根據國家文物局《關于開展第九屆(2009-2010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評選工作的通知》要求,在認真審核終評入圍項目申報材料并聽取匯報介紹的基礎上,參考專家實地考察報告和公眾網上投票結果,評選出3個特別獎、10個精品獎和12個單項獎。
為促進全國博物館提高展示宣傳和社會服務水平,更好地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國家文物局于1997年啟動了“陳列展覽精品工程”,并開展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評選活動,通過遴選特定時段的優秀陳列展覽,進行宣傳推介,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推動全國博物館的展示、服務工作更加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這項評選活動至今已舉辦至第九屆。前三屆(1997-1999年)僅限于文物系統,第四屆(2000年)起推廣至全國,并從第五屆(2001年)起改為兩年一評。經過14年的努力,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評選活動已經發展成為備受文博系統內外矚目的知名文化品牌。“十大陳列展覽精品”作為國家文物、博物館主管部門常設的唯一一項專門針對博物館專業工作的國家級獎項,已經成為全國博物館界翹首以盼的一項殊榮,越來越多的人士把它比作中國文博界的“奧斯卡獎”。尤其是近幾屆評選,在總結以往經驗的基礎上,都表現出與時俱進的特點:參選范圍不斷擴大,分布地區更加廣泛;體現公開、公平、公正原則的同時,更加突出規范性、科學性和專業性;公眾參與度進一步提高;評選活動受到地方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重視與關注,激發了全國博物館的進取意識、競爭意識和創新意識。評選活動在推進陳列展覽精品工程,發揮示范效應,引領公共文化服務機構面向社會、奉獻大眾等方面的作用日漸彰顯。
2000年以前,文物系統博物館每年舉辦的陳列展覽約8000個,2009年文物系統博物館舉辦的陳列展覽已達14057個。與評選活動啟動時相比,形勢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博物館、紀念館新建和改擴建趨勢加快,陳列展覽門類多、更新快,展示服務水平、觀眾數量和社會關注度大幅提高,文化傳播和普及功能日益增強,這對陳列展覽的質量評價包括精品評選活動的組織提出了新要求。
本屆評選,主辦方在總結以往經驗的基礎上,加強對陳列展覽評價的科學研究,進一步改進參評標準、評價方式,量化評價要素,使之更科學、更符合實際。比如,積極鼓勵包括行業博物館和民辦博物館在內的全國各行業、各類別博物館舉辦原創性陳列展覽,包括:博物館運用或主要運用本館藏品自主策劃、舉辦和經全面修改、調整后重新開放的,且連續開放至2011年1月1日以后的基本陳列;同時對臨時展覽的展出時間做了細分:博物館運用或主要運用本館藏品自主策劃、舉辦的臨時展覽,展期不少于3個月;配合重大歷史、政治紀念、宣傳活動,由多家博物館聯合策劃、舉辦的臨時展覽,展期應不少于1個月。并強調博物館的正常運行和安全,要求參評博物館必須通過2009、2010年度年檢,且在近3年內未發生過文物被盜、損毀和重大安全事故。
本屆評選還有一個重大改進,就是改變簡單的投票表決但不易體現差異性的評價方式,進一步量化評價要素,按照陳列展覽的專業規律和發展趨勢,從選題、內容、形式、制作、教育、安全、傳播、服務、社會影響力和數字化展示等10個方面按比例賦以相應分值,由評委實名評分,請具有專業資質的會計師事務所承擔評分統計、復核工作,根據評委的有效評分綜合平均得出每個陳列展覽的最終分值,確定獎項。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在終評會開幕式上發表講話。他指出,陳列展覽是博物館工作整體水平的體現,是博物館堅持和實踐“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原則,奉獻給社會的最有特色和最具競爭力的文化產品,是博物館開展社會服務和教育的直接載體和最佳切入點。2008年起,博物館全面向社會免費開放,越來越多的公眾走進博物館、愛上博物館,加快了博物館融入社會和民眾生活的步伐。平均每個博物館年觀眾量比免費開放前增長了50%,有些省份和博物館年觀眾增量甚至達到免費開放前的數倍。觀眾數量、層次、結構的多樣化,對博物館的陳列展覽和相關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全面提升博物館陳列展覽水平,傾力打造陳列展覽的文化品牌,是新形勢下繁榮和發展博物館事業,滿足公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任務。
他指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新形勢為博物館陳列展覽工作提供了新機遇,提出了新課題,賦予了新責任。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評選要不斷總結經驗,開拓進取,更加科學、更加公正,強化精品評選的權威性和指導性,吸引社會各界更廣泛地關注與參與,力爭取得更大成績。要通過高質量的評選工作,發揮榜樣的激勵作用,帶動全國博物館界對陳列展覽理論和實踐的積極探索,促進博物館整體工作水平的大幅提升,進一步確立博物館在整個文化、學術界的重要地位和影響,為全國博物館事業邁上新臺階作出更大的貢獻。
(2011年5月18日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