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弘揚優秀民族傳統文化,大連現代博物館和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聯合舉辦的“三峽琴韻—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藏古琴展”2013年3月20日在大連現代博物館開幕, 6月10日結束,展期82天。
古琴,又稱瑤琴、七弦琴,是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最早記載于《尚書》和《詩經》,西周、春秋時代就已成為一種很普及的樂器。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十弦琴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實物。中國古琴傳世名曲眾多如“高山流水”、“梅花三弄”、“平沙落雁”等。2003年古琴藝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6被列為首批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本次展出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館藏宋、元、明、清歷代古琴23張,這些古琴形制典雅、音色優美。如宋衛中正斫琴、元朱致遠斫琴、明益王琴、蜀王琴及張敬修制琴等。而與古琴相生共存的深厚文化,也在古意濃濃的琴名和銘文題記中得以體現。尤其是宋代“松石間意”琴,自宋至清,經歷代多位名人珍藏,琴底有蘇東坡、唐伯虎、祝允明、文征明等十多位歷史名人的題識,堪稱國寶級文物。
除古琴以外,本次展覽中還展出了與古琴藝術歷代相關的各類文物,同時還介紹了古琴的制作材料、工具和工藝過程。觀眾可以通過動手觸摸零距離接觸古琴,了解中國古琴悠久的發展歷史。為了讓觀眾感受古琴樂的美妙,展覽開幕當天現代博物館還特別邀請中國古琴學會會員徐旅強先生現場演奏經典古琴名曲,觀眾可以聆聽上古遺音,在輕音繚繞中感受古代文人雅士的精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