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8日是第37個“國際博物館日”。國際博物館協會確定今年國際博物館日主題是—“博物館(記憶+創造力)=社會變革”(Museums(memory+creativity)=social change)。為了體現博物館保護文化遺產和歷史記憶的作用,5月18日上午,大連現代博物館在正門外廣場舉行“中國化工搖籃遺珍——大型往復式壓縮機陳設落成儀式”,市文廣局和大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領導等參加了儀式。
這次陳設的兩臺大型往復式壓縮機,分別由德國1930年制造和日本神戶制鋼所株式會社1934年制造。
1904年—1945年,日本統治大連時期,為了掠奪中國資源在大連興建了一批工廠,其中包括1933年5月建立的“滿洲化學工業株式會社”。
1945年日本投降后,該廠由蘇軍接管。1946年,根據黨中央指示東北局等派人到廠考察并籌備恢復生產。1947年改名為“大連化學廠”。使其成為中共領導下的第一個大型兵工生產聯合企業——建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下屬企業。該廠生產的軍工產品為支援全國解放戰爭和新中國恢復經濟化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建國以后,1958年該廠更名為“大連化工廠”,并先后制造出中國第一臺化工壓縮機和創下了19項全國化工行業之最。因此,大化被譽為“中國化學工業搖籃”。上世紀五十年代以來,周恩來、宋慶齡、鄧小平、江澤民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到大化視察。
2005年大化整體搬遷,2012年,大化集團將這兩臺大型往復式壓縮機捐獻給大連現代博物館,并作為工業遺產珍品收入館藏。
去年底,大連現代博物館將“上游型”蒸汽機車收入館藏。這次又將兩臺大型往復式壓縮機陳設在廣場,不僅為城市保存了近代大連工業的記憶,同時作為“工業雕塑”也為城市增添了靚麗的歷史文化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