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丹青風華:十九世紀中國繪畫展"藝術論壇在大連現代博物館落下帷幕。這場海峽兩岸的藝術論壇主要是依托大連現代博物館和臺灣鴻禧美術館合辦的主題展覽《丹青風華——臺灣鴻禧美術館藏十九世紀中國繪畫展》,并以“博物館大講堂”為平臺而舉辦的。“博物館大講堂”是大連現代博物館的重要品牌之一,已經舉辦過多期講座,2014年就成功舉辦過12期。許多名家在這里做過精彩的演講,受到社會各界的熱烈歡迎,關注“博物館大講堂”的人也越來越多。大連市市政府朱程清副市長也參加了此次藝術論壇活動。
本次藝術論壇先后有海峽兩岸4位專家做主旨發言,首先是來自湖北省博物館研究員王紀潮先生,他通過分析吳昌碩、齊白石二人的時代背景、人生經歷、本人心態、時人評價與自我評價四個方面,帶領觀眾一起解讀吳昌碩、齊白石二人作品之異同。
第二位發言的是著名畫家、臺北故宮博物院研究員許郭璜先生,他通過宋、元、清三個階段代表作品,為觀眾解讀了書法與繪畫聯屬的發展過程,以及書法與繪畫手法的關聯。
第三位發言的是臺灣藝術大學造型藝術研究所教授、原臺北故宮博物院書畫處處長王耀庭先生,他主要講述了中國畫的摹古風,分析各時期名家如何通過對古畫的摹仿,來詮釋自己作品的獨特巧妙之處。
最后發言的是臺灣鴻禧美術館書畫研究員楊敦堯先生,他為觀眾詳細分析了受社會變遷影響形成的“海上畫派”的繪畫內涵。他們都是有著深厚造詣的專家學者,特別對十九世紀中國繪畫的研究有著獨到的見解,在海內外有很高的知名度。
通過此次海峽兩岸文化藝術論壇,增進了大連市民對十九世紀繪畫藝術的了解,同時也增進了海峽兩岸的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