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深度挖掘老照片背后的故事,還原更多歷史細節,大連現代博物館與大連日報文化專刊部聯合發起尋找當事人活動——尋找“那年記憶”老照片上的你。
活動首期自3月1日發布后,引起了市民們的觀注與熱議,傾力尋找,短短幾天時間就找到了照片中的主人公。
【 第一期 01 】
上世紀70年代
秋林公司內一對兒“傳幫帶”的售貨員師徒
照片中的主人公
來到博物館《那年 記憶》展廳中
與照片中的自己合影
請輸入標題 abcdefg
請輸入標題 bcdef
【 第一期 02】
一對兒新人在天百大樓選購商品
臉上洋溢著甜蜜而幸福笑容
照片中的主人公
正在熱情服務的售貨員
是省勞動模范胡玉英
請輸入標題 abcdefg
請輸入標題 bcdef
【 第一期 03】
1989年
在南山楓林街跳繩的女孩
照片中的5個女孩
王曉倩、于凌、陶晶、王琛琛、于芊
富有戲劇性的是
陶晶是大連現代博物館員工
她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體育課的一個瞬間
被日本友人池宮城晃拍攝下來
照片在多年后竟然捐獻給了自己工作的單位
請輸入標題 abcdefg
第二期尋找活動將在大連現代博物館及大連日報文化版及雙方公眾微信號持續發布。
1989年,老虎灘附近民居外,為越冬準備的蜂窩煤。
上世紀80年代,很多地區沒有集中供暖,燒爐子的家庭需要準備煤過冬,因為爐子小,要確保煤的充分燃燒,就要在煤上打很多蜂窩狀的孔,蜂窩煤因而得名。
20世紀60年代,大連搪瓷廠庫房,兩位正在進行質量檢查的職工。
大連搪瓷廠的產品主要是口杯和面盆,在六七十年代廣受好評,是老百姓居家必備之物。
請輸入標題 bcdef
你知道那堆蜂窩煤背后的孩子是誰嗎?
你知道當年搪瓷廠那兩個質檢員是誰嗎?
如果你知道,請速與我們聯系,
幾代大連人都想聆聽你的故事。
當事人,等你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