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現代博物館原創展覽“圓夢--從北洋鐵甲到航母艦隊”文物征集仍在火熱進行中!
繼法國漂洋過海而來的1896年出版的報紙、張學思將軍長子帶來的的航海平行尺之后,大連文物收藏愛好者陸剛又帶來了30組文物,這是陸剛為此次展覽,專門花了一周的時間從自己諸多藏品中精選出來的。
陸剛正在講解文物
只為更鮮活的記憶
從北洋海軍軍官腰帶扣到標有明治二十八年五月字樣的旅順占領紀念章;從新中國成立后造船廠中蘇合營時期的船模鎮紙到1959年由中國海軍司令部頒發的一等技術能手獎狀;從駐大連海軍學校的搪瓷碗到拍攝于1979年10月7日的中國共產黨人民解放軍海軍旅順基地第六次代表大會的合影照片……陸剛借展的這批文物,時間跨度100余年,反映了我國晚清北洋海軍建設到現代海軍發展的諸多方面內容。
一級技術能手獎章
北洋海軍軍官腰帶扣
旅順占領紀念章
實物鑒證歷史
在陸剛此次借展文物中,有一張落款為“明治廿九年十一月十九日印刷”的甲午海戰圖組,組圖共6幅,表現了雙方最初排兵布陣和戰斗過程中船只分布和損毀情況,從側面再現了甲午海戰中雙方的兵力及戰斗進程。同時也有一批剛從莊河黑島搶救回來的沉船器物,包括子彈、炮彈引線、底火、彈頭等。器物中還發現刻有“江南制造總局”字樣的炮彈引信,彈殼皮為螺旋形,因其罕見的樣式,陸剛推斷這是因為1891年戶部下達海軍軍火禁購令,而由江南制造總局制造的。本次展覽也以實物的形式,讓大家一窺甲午戰爭時期的武器情況。
江南制造局譯書復刻
甲午海戰圖組
從莊河黑島搶救回的沉船器物
100年前的兵工廠教科書
說到江南制造總局,它不僅開了我國近代化軍事及民族工業的先河,還對晚清的知識分子吸收西方知識產生很大影響。而本次陸剛帶來的50冊江南制造總局譯書(復刻本),不僅有《北洋海軍章程》,還有江南制造總局所屬工藝學堂使用的教科書。這些書在國內已經非常罕見,不僅反映了晚清洋務運動時期,中國有識之士學習西方的熱潮,也為今天很多歷史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參考資料。
梁作恒證書
第一海軍學校畢業合影
江南制造總局譯書(復刻本)
“收藏是我的愛好,可是只放在自己這里是不行的,”陸剛說:“我希望能讓更多的人知道他們背后的故事。”
從得知本次“圓夢——從北洋海軍島航母艦隊”展覽進行籌備的消息開始,陸剛就一頭扎進了自己那堆“老物件”里。其實,自己有什么,陸剛心里“明鏡兒”似的,要說找出來并不難,但陸剛不僅把東西拿出來,還加入了自己多年研究的相關歷史知識,為文物加上了盡可能翔實的文字說明。
陸剛還有一部分文物仍在整理當中,想為豐富本次展覽多盡自己的一份力量,而“圓夢”展覽,也會不負文物收藏者們的期望,以最精致的展品和最豐富的歷史迎接9月28日的開展。